為響應自治區加快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部署,我校自2025年3月起開展了“人工智能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”研學實踐活動。作為黨政辦主任,我深刻認識到人工智能在公文處理、格式規范及決策咨詢等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,現將近段時間的心得總結如下:
一、AI賦能公文寫作:從效率提升到質量躍升
人工智能技術顯著優化了公文的起草與生成流程。使用DeepSeek、豆包等工具,僅需輸入標題與關鍵信息,系統即可自動調用模板生成符合規范的初稿,大幅縮短起草時間并減少格式校對負擔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AI在內容深化上的作用:依托語義分析和政策數據庫,它能智能推薦相關文件、提取歷史數據,輔助撰寫者精準嵌入政策依據或案例參考,使公文內容更具權威性與針對性。例如,在撰寫產教融合實施方案時,AI自動關聯了廣西首批“人工智能+”開放場景清單中的智慧物流案例,為文件提供了扎實的實踐支撐。
二、AI優化公文格式:規范性與安全性的雙重保障
傳統公文審核高度依賴人工經驗,易出現疏漏。如今,智能校對系統可全面覆蓋政治表述錯誤、敏感詞、語法邏輯等問題,能實時標記非常規表述,并推薦標準化術語。同時,本地化部署的智能體確保了核心數據零外流,解決了公文涉密信息的安全隱患,為黨政文件處理構筑了技術防線。
人工智能為學校管理決策提供了動態化、可視化支持。本次研學實踐是學校邁向“信息化-數字化-AI化”三級躍遷的關鍵一步。未來,黨政辦將深化智能工具在公文全流程管理中的應用,同時探索構建校級決策數據中臺,推動管理從“經驗主導”向“人機協同”轉型,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數智動能。